人在乘飞机时,会由于环境突然变化,产生身体不适。因此,了解一些乘飞机时的自我保健知识,对于保障人们在乘飞机旅行时的健康、愉快是至关重要的。
低气压综合征。客机飞行的一般高度,距海平面大约9000 米~10000 米。在这个高度上,即使机舱内的大气压被调节到相当于距海平面1500米~2000米高度的气压水平,习惯于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也会出现不适症状。这是由于空气压力低,会导致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氧比例降低,对于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不健康或有疾病的人,以及身体处于特殊状况的人影响较大。
预防措施:有严重贫血、急性心梗、严重高血压、脑血栓、脑出血、哮喘、老年支气管炎、肺心病、严重肺纤维化等疾病的患者,以及怀孕3个月以上的妇女,还有24 小时之内做过潜水作业者,均禁止或在医生指导下乘飞机旅行。
高空缺氧综合征。机体暴露于高空低气压环境中,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的缺氧,会引发乘客的高空缺氧综合征。它多发生于低压差座舱的飞机氧气系统偶发故障或使用不当等情况下。严重缺氧时,短时暴露即可引起意识丧失,并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配备和正确使用氧气装备;组织实施飞行人员的缺氧训练;必要时进行缺氧耐力检查和鉴定。
胃肠胀气症。胃肠胀气症是在飞机上升过程中,因高空环境气压降低、人体胃肠道内的气体膨胀但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的现象。其主要症状为腹胀或腹痛。腹胀和腹痛经胃肠蠕动、嗳气或放屁可得到缓解;剧烈腹痛时迅速下降飞机高度,可使腹痛逐渐消失。
预防措施:使用增压座舱;遵守高空飞行饮食制度,严格控制产气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保持胃肠道通畅和功能良好。
温湿比例失调症。机舱内气温一般被控制在20℃左右,在正常情况下,这是比较适宜的温度。但是,高空的气压较低,致使空气中的含水量较少,湿度通常只有15%左右。因此,人坐在机舱内会感到皮肤发凉或干燥,严重者会诱发咽喉炎或皮疹过敏症状等。
预防措施:可以在上飞机前抹一层增湿膏或凡士林来保护皮肤,并在飞机上多喝些饮料或水。
污染型呼吸道疾病。有人曾对客机的机舱空气质量进行过分析测定,发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大大超标,同时还夹杂着臭氧和大量的纸烟味。因此,长距离乘飞机者更容易患感冒。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这类疾病,可以在乘飞机前服用一些抗感冒药。另外,最好不要在飞机上饮酒,因为饮酒可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气压性牙痛。又称“航空性牙痛”,是由飞行环境气压变化引起的。首先是原有牙髓病发作,多在高空6000米~8000米之间升空减压时发病,有急性骨髓炎者,发病高度较低。低气压直接作用于病牙,牙痛局限,位置明确,一般为中等以上疼痛。
预防措施:在深龋充填或施盖髓术后1周内禁止乘机。
气压性中耳炎。亦称“航空性中耳炎”,是指当飞机急剧下降时,由于耳鼓室的内、外气压差不断增大,使人感到耳痛、耳鸣的现象,严重者可发生鼓膜破裂、耳朵出血、眩晕等症。病理表现为鼓膜内陷、充血,鼓室血管扩张,粘膜充血及水肿,并由此引起剧痛,伴有听力障碍及耳鸣等症状。
预防措施:遇有这种感觉时,可以嚼一些口香糖,做下腭左右活动或打呵欠,一般可立即见效;也可以用手把耳朵向上提一提,然后捏住鼻子,闭上嘴,把空气轻轻地压入鼻腔和耳咽管。
气压性鼻窦炎。“航空性鼻窦炎”,是由鼻窦腔内空气与周围大气间的压力差所致的鼻窦急、慢性损伤性炎症。由于气压的变化,人在乘飞机时常常感到面部的鼻窦区发胀、刺痛,严重者还会流鼻血。
预防措施:患有感冒、鼻炎的人,在乘飞机时最好带上麻黄素滴鼻液,并且在上飞机之前向鼻孔内滴1~2滴,以保持鼻道的通畅。
乘机空晕症。亦称“晕机病”,是由于在乘机飞行中对高空低压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特殊病症,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工作能力下降、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
预防措施:特别容易晕车者不宜乘机,对偶然晕机者要服用药物并接受合理治疗。
时差扰乱症。长距离跨越时区的旅行者往往由于时差和气候的重大差异,导致体内生物钟发生临时性节奏紊乱,表现为到达目的地后头脑昏沉,甚至好几天恢复不过来。
预防措施:乘客在乘飞机长时间旅行时,应尽可能在飞机上多睡一会儿。
气流扰动症。当飞机飞行时,遇到气流扰动会有不同程度的颠簸,有些人会出现呕吐、晕眩或抽筋等扰动症状。
预防措施:这时应该注意系紧安全带。如果乘客在平时坐车常发生扰动症,那么,上飞机之前最好服用一点药物。
紫外线辐射症。有人曾对飞机服务员、飞行员及经常乘飞机的旅客进行过统计研究,发现他们之中患皮肤癌、乳腺癌者居多,皮肤老化也比其他人快。有关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高空有强烈紫外线辐射的缘故。
预防措施:在乘机前10分钟抹上抗紫外线辐射的防晒品。但是,近年来新型飞机已普遍采用防辐射措施,以减轻对人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