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明代归安(今浙江省吴兴)人,约生活在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为明代著名医家,以针灸医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擅长于取穴和刺法的研究,有“长桑、越人之流”的美誉。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里人的人患咳嗽,连续五天没有进食,看过很多医生,这些医生都给他用补益剂,越治病情越加重了。经凌云诊治后,他认为,这应是感受寒湿之邪,取穴在头顶,针刺后会有暂时性的晕厥,过后不久就能慢慢苏醒。于是,让四个人同时牵开她的头发,进针后果然晕绝,她的家人哭作一团,但是凌云却言笑自如。过了一刻钟左右,气息慢慢回苏,再次加用补法行针,最后出针时呕出积痰大约一斗左右,病情即刻痊愈。
诸如此类记载凌云神奇医术的趣闻佚事很多。可见,他具有“长桑、越人之流”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正因为如此,凌氏针灸自明代以来,久享盛誉而不衰。家传(杂记)中有《秦汉王送名医凌汉章还苕诗》曰:“微恙年来不易攻,远烦千里到关中,寻常药饵何曾效,分寸针芒却奏功。掣马未能留信信,去装无奈去匆匆,一樽洒尽伤离泪,目断南鸿坝水东。”足见凌氏针术之精邃,也表达了作者对凌云感激和惜别之情。
凌云著有《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针灸专著。可惜凌云的针书未曾刊行于世,嘉靖中高武编《针灸聚英》时仅从凌氏写本针书中转录“拦江赋”一首,其他明清医书也未见引录,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凌氏针法无从了解。只有《循经考穴编》明确引录了凌氏针书原文18条,其中引“凌氏”或“凌氏针法”者10条。从这18条文字看,内容上的确很有特色,若非于临床有独到之处者,不可能有如此精辟的见解。
凌云针术闻名遐迩,对针灸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断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了明代针灸学的发展,凌云不愧是明代针灸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