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法是中医学颇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很多医者对其适应证认识不清,因而常常出现用之不当或被忽略的现象。通阳法适应证及成因通阳法的适应证为阳遏(即阳气阻遏)。阳气是机体的一种营养物质,呈现一种流动状态,弥漫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
它的运动能激发体内的气化过程,推动和调整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承担着源动力的角色。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阳气的运动状态即有可能被打破,表现为郁滞、阻遏,即阳气不通。
临证发现,造成阳遏的原因主要是一类属于阴的邪气,如寒、痰、饮、湿、水等,由于其具有凝结、黏滞、留踞的特点,因而易于阻碍阳气的流动,一如阴霾笼罩,阳光难以敷布、普洒。在患者则具体表现为寒凝遏阳、寒湿遏阳、痰浊遏阳、饮停遏阳、湿阻遏阳等。
阳遏的病变特点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阳气窒闭,浊阴凝痞。”丁甘仁也言:“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均指出了阳气阻遏的结果。其实,浊阴之于阳遏有着双重角色,即既是阳遏之果,也是阳遏之因。
阴盛则遏阳。一旦运行受碍,阳气即不能布散,其温煦、推动、气化作用难以正常发挥,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
失于温煦的突出表现为怕冷。怕冷有恶寒、畏寒之分,一般认为,恶寒为表证之象,即所谓“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每因寒遏卫阳。畏寒为阳虚之征,常因阳热无力。
两者的鉴别要点是:冷在局部者多为阳遏,在全身者为多阳虚;冷在病时者多为阳遏,在平时者多为阳虚。
失于推动则表现为凝滞不通,气机不畅,可见痹、痞、满、痛等征象。如阳气痹阻于胸,则可见胸闷、胸痛;阳气痹阻脘腹,则可见纳化无力,脘腹胀满,午后尤甚等;阳气痹阻于头,则可见头目不清,眩晕昏蒙;阳气痹阻于四肢,则可见冷重、或冷痛。
失于气化则由于温化受碍,往往导致津液的生成、流动与水液的代谢异常,变生出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加重阳气的阻遏。
由上述可知,阳遏属一类实证,是“邪气盛”导致的结果。阳遏的病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失煦之“冷”与失运之“滞”,临床尤其要把“冷”在局部与病时作为阳遏的辨证要点,并要注意患者常伴有湿、痰、饮、水等相关征象。
通阳法运用要点及常见证治
顾名思义,通阳即为通达阳气。叶天士指出:“欲去浊阴,急急通阳。”如何通阳?叶氏又言“通阳必用辛热”,即须在温阳基础上才能通阳。具体运用则应按治病求本之旨,弄清阳遏之因,通过散寒、祛痰、化饮、利水、化湿等,解除困遏则自可使阳气通达。
若阳遏因于寒凝,法当温散而通之,用药多择桂枝、薤白、细辛、白酒等。阳遏因于痰浊壅塞,法当化痰而通之,用药多择栝蒌、薤白、半夏、白豆蔻等。阳遏因于饮停,当温化而通之,用药多择茯苓、白术、桂枝、半夏等;当阳遏因于湿阻时,法当化利而通之,用药多择砂仁、白豆蔻、厚朴、草果、陈皮及茯苓、泽泻、薏仁、通草等。其常见证治如下:
胸痹
表体胸阳不足,阴寒易于乘袭,因寒凝气滞而痹阻胸阳。临证可见心痛如绞,痛彻肩背,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发病或加重,心悸,胸闷气短,甚则喘不能卧,伴形寒,甚则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舌苔白,脉沉细。
此正如《类证治裁》所言:“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成痹结也……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
治疗当辛温通阳,开痹散结。可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制附子、丹参、檀香等。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力;或过食肥甘,脾荷过重,运化不及,二者均可停湿聚痰。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亦可发为胸痹。临证可见胸闷重而痛微,痰多气短,遇阴雨天发作或加重,伴见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治当通阳泄浊,豁痰开结。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干姜、陈皮等。
水肿
久居湿地,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困遏脾阳,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发为水肿。
临证可见全身水肿,下肢或腹部较显,伴见头身困重,胸闷泛恶,口淡黏腻,脉沉缓。治当温化寒湿,通阳利水,可选用胃苓汤。
痰饮
过食生冷肥甘,或药过寒凉,或久病伤及中气,致使脾阳虚衰,运化无力,水停为饮。饮留胃肠者,名曰痰饮,临证可见胃脘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呕吐清水痰涎,或水入即吐,口渴而不欲饮,伴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大便或溏,畏寒肢冷,形体渐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当温中健脾,通阳化饮,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饮留胸肺者,名曰支饮,临证可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咯痰清稀色白,或“背寒冷如掌大”,或见头面四肢浮肿,治当温肺化饮,通阳降逆,可选用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
太阳病
太阳病每由外感风寒所致。感邪初期,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全身疼痛、脉浮紧等,此即经病中的太阳伤寒,由寒遏卫阳,正邪交争而致。治当辛温解表,方选麻黄汤。其中麻黄的辛温发汗即是温通阳气、开张腠理、驱邪外出的过程。
若太阳病表邪未解,可内传太阳之腑,阳气为寒所遏,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即发为《伤寒论》所言之太阳经腑同病的蓄水证。临证可见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苔白腻,脉浮。治当通阳解表,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其中桂枝既能外解太阳之表,又能内助膀胱通阳化气行水。
湿温病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湿热并盛之时。临证初起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脉缓,继则热势渐升,缠绵难解,伴脘痞、肢倦、呕恶等。由于湿遏热伏,阳气不通,故致“湿盛则阳微”。
对此,叶天士提出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疗思路,湿祛则热孤,其病自易除。
除此之外,阳遏的病变还存在于许多病证中,如中风偏瘫之肢冷肌萎,脱疽之趾指冷疼麻木,哮喘之胸中窒闷、遇寒即发,厥证之四肢逆冷等等,其实都是阳气不通的表现,治疗时均应考虑温中有通,畅达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