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感染性疾病以预防为主

感染性疾病以预防为主

春夏季节阳气生发、万物生长,一些可引发疾病的疫毒(传染性不强的称邪毒)即病原体也处于活跃状态,如流感、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病毒感染性非常强。

而此时气候宜人,人们户外活动量大增,尤其儿童贪玩好动,食物多、食欲好,这就给疫毒“从口鼻而入”造成机会,所以春夏季是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儿童感染病高发季。

明代医家告诫人们“别有一种戾气”致病,即每种感染性疾病都有特定病原体,传染性强的又称传染病,一旦大流行就成瘟疫。

感染性疾病与受风寒、风热、饮食不周等原因导致的发病不同,发病前必是接触了这种疫毒,急性者有较短的潜伏期。古人总结出同一种病“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热贯始终”的特点。

对该病而言,热程即病程。发热在平素健康人是鼓邪外出,邪正抗争的病理过程;但对于体质较差或处于特殊生理病理状态的人会伤津耗气,热程中易生他变或恶化。所以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程度、长短都预示疾病的轻重和生杀转归。感染性疾病宜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于高热、老、幼、孕妇、有慢性病或特殊体质的人群最好到医院就诊,以防转重症。

感染性疾病由疫毒引起,所以完全可以做到防病于未然,预防为主,若已病则防传变,对局部散发应通过消毒隔离防流行,正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虽然接种疫苗是一种预防方法,但很多疾病尚无疫苗,特别是新发、突发疾病根本不可能等待。对此,中医学整体观、内因论、强调内环境平衡,改变人体应激状态的特色都可以减轻症状、抑制病情,实现防病治病的目标。

具体而言,勤换衣被、生吃食物要干净、餐前便后要洗手,这能杜绝很多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目前伤寒、痢疾发病率大幅下降就是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防病知识普及,养成了较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关。流感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地方去,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外出可戴口罩。

如同我国传统民俗:端午家家门口挂艾蒿、除虫菊草驱赶五毒,孩子们身上佩戴装有藿香、佩兰、茴香末的香囊,意在驱邪避害一样;现代中药有喷雾剂,喷喉剂也有清洁环境保护人体的功能。

总之,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病情的轻重最能显示人们平时的身体素质,所以平时均衡营养、心性平和,讲求中庸之道、阴平阳秘是最好的防病体态。

分享到:
上一篇:中医药发展需要大健康文化智慧   下一篇:春季,宝宝防病要当心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