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刚刚进入中医药大学并接受过现代基础教育的新生来说,在突然面对一个与中小学所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的中医知识体系时,难免会产生困惑。如何将现有知识为中医学习所用,并根据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从知识结构、思想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打开中医学宝库的大门?这里有3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换个“眼光” 从“白箱法”到“黑箱法”
大学新生在读中小学时,接受的是以物质为认识论中心的西式现代基础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基础和准确的量化数据作为“确认事实”的最重要的证据,也就是用“白箱法”来认识世界。
其实,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有些对象可以通过解剖拆分后来认识,有些则不必或根本不可能进行解剖拆分,所以就形成了还原论和整体论两大认知世界的方法。现实中对很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特别是精神心理方面的认识,不可能全部实现量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也没有必要对任何事情都进行量化。在不可解剖拆分和难以量化这两种情况下,就只能采用“黑箱法”来认识世界。
走进中医药大学的校门,新生们要学的是“黑箱法”等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认知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不是通过从微观上去寻找物质的基础和结构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将目光投向于事物的整体,关注的是事物所处的背景、关系和变化规律。
中医学不依据对身体各部位解剖后的看得见的实体去认识人体,而是将人体放在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季节、昼夜、气候变化等时空因素中,整体地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规律。中医最重要的生命价值观是“天人合一”,它强调人要敬畏大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体内外达到了动态的阴阳平衡,才能获得身心俱康的生命最高境界。
由于这种认知方式不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为基础,在不了解这种方式时,学生可能会觉得它很玄、很迷糊,甚至认为是不可靠的和不科学的。其实,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理解了它的学术内涵,特别是经过临床实践看到了中医治病的确切疗效以后,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在其独特的思维下进行的取象、辨证、施治,并没有神秘性,也不是玄而难以理解,完全能够被所有学习者所掌握和利用。因为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很多都源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直观的现象和体验,所以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越能理解中医。
接受过现代基础教育的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可以实现“无缝”衔接,很自然地就能够过渡到大学去学习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而今学生们踏入中医药大学的校门,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医,就应从原来已初步具备的“白箱法”认知思维方式,逐渐向“黑箱法”过渡,尽快接受和学会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思维方式,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世界。
第二把钥匙:换个“头脑” 从逻辑思维到象思维
大学新生在中小学时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不仅仅获得了现代科学知识,而且也让人接受了这种西式的认知思维训练,到高中毕业时就已基本上学会了用合乎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说理”。
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接触中医,由于中医学采用“黑箱法”,它是从宏观整体上认识不断变化着的人体生命和疾病状态,这种方法所获得的主要是难于进行准确量化描述的形象和现象方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中医在思维上采取以象元素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象思维。因此,学生们在刚接触到中医知识体系时,不仅难以理解,而且总是希望老师能够从物质实体的角度,并用“合乎逻辑”的方式来解释中医学理论。
因此,进入中医药大学的新生同学要尝试尽快暂时放弃“原来的大脑”,也就是必须尽快转换自己大脑的认知思维方式,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变和调整:
一是科学观念的更新 由于中西方科学文化以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局部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它们都能获得正确的认知结果,只是由于认识角度和表述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才各具特色和优势。因此,学生们进入中医药大学学习后,首先就应更新自己的科学观念,调整自己的认知信念,应当坚信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是学好中医最基本的学习态度。
二是说理方式的转变 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就不必事事都要在看到物质实体的基础构成后才相信,也不必事事都要在彻底弄清楚它的理化原理后才敢使用。也就是说,要转变一种学习方式,只要前辈医学家和老师应用有效的治病方法,即使暂时不能用现代科学去认识清楚它的原理,也不能运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说理”和解读,仍然可以先学了、先用了,再去进一步探索。
三是知识结构的调整 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中国古代的儒、道、释等人文哲学宗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还从中国古代天文、地学、算学、气象等自然学科中吸取过营养。可见,学习中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更多的是与国学有关,因此,中医药大学生应当逐渐积累国学知识,以培养中医思维,加深对中医学术内涵的理解。
第三把钥匙:换个“语言” 从英语到医古文
大学新生在中学学习语言时,关注更多的是英语。进入大学后,将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传统医学。中医最主要的学术著作和临床经验总结都是用中国古文写成的,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医著。要学好中医,首先必须具备能够直接阅读古代医学文献原文的能力,也就是要熟练地掌握有助于学习中医的语言工具,这就是中国的古文字学,在中医领域称其为医古文。多阅读、勤思考、深理解,尽量深入中医经典著作的“语境”中去,培养中医思维方式,像中国古代医学家那样“思考”。
有了这三把钥匙,中医思维逐步建立了,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跨进中医的大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