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中医理论的科学定位

中医理论的科学定位

科学的正确定义:“科学”一词,在当今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不论是科学家,士农工商,还是平民百姓,出口必言科学。科学概念在今天的社会活动中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然而,“科学”究竟是指什么?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科学”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义的、模糊的和不准确的,成了一个稀里糊涂的“模糊词”。毫无疑问,用这样的一个“模糊词”去评价某一件事物是否科学时,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近百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医是否科学的大争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了帮助读者对于“科学”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作者试图对“科学”一词正本清源,以澄清其真实含义。

1、“科学”一词的由来

百科名片对于“科学”做了如下介绍:科学一词的英文为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科学”一词取自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科,分科、分类、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近代日本在翻译西方著作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2、“科学”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追溯“科学”一词产生的源头可知,它源于西方,产生于近代,是指以培根(1561~1626)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他与笛卡尔(1596~1650)一起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science”一词,最初是由笛卡尔的“真实而确定的知识”(Vera et certa scientia)这个短语延伸而来。笛卡尔在解释满足“真实而确定”的条件的时候给出过五个准则。这五个准则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中,叫做科学的有组织性、可理解性、完备性、可检验性、普遍性。有人对science的解释是,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由此可知,狭义的科学概念虽然专指西方近现代以实验为特征的自然科学,但它所反映的却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等。

广义的“科学”概念,是在狭义“科学”的基础上,从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例如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系统科学等。这时的“科学”概念,已不再局限于以实验科学为特征的自然科学领域,而是演变成了所有科学领域中的概念,反映的同样是客观真理,尤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哲学层次意义上的“真理”和“正确”的代名词。

总之,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都是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科学实际上已成为“真理”的代名词。

3、“科学”的最基本特征

科学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呢?1888年,达尔文给科学下定义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爱因斯坦坚决认定:“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隐藏在自然界背后的确定性的规律。”二者的表述虽不一样,但有共性认识:科学就是整理事实材料,并以此为依据,从中发现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即客观规律。据此可知,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对于如何正确地定义“科学”,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侯灿教授在《医学科学研究入门》一书中具有精辟的论述。

他举例指出:苏联《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给科学下的定义是,“在社会历史生活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的体系。”这个定义,就没有说出科学的本质特征。因为人类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有可靠的,也有不可靠的,不可靠的知识即使有系统也决不能说成是科学。美国《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辞典》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可被接受的系统化知识,一种用科学方法获得验证的、具有正确性和确定性的分科的学问。这个定义虽然指出了科学的某些特征,但同样没有指出最本质的特征。例如,它没有说明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正确性的标准。用科学方法定义科学是“同语反复”,用“可被接受的”作为正确性标准则属于主观真理标准。

当然,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的知到比较完全的知,从对客观实际近似的、不完全的、相对的反映(即相对真理)不断地接近完全的、绝对的反映(即绝对真理),永无止境。这就是说,“正确反映”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这才是科学的最本质特征。

根据以上理解,侯灿教授给科学一词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科学是人们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那么,怎样证明确实“正确反映实际”了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明确的回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科学理论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客观真理,要把它再放到实践去检验,从检验的结果中去证实其正确性。

综上所述,狭义的科学概念和广义的科学概念反映的是客观真理。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定位

“科学”一词既然被定义为反映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那么,我们完全可用这个定义来衡量中医理论是否属于科学的理论。

从广义的哲学层次来看,中医理论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检验,证明它在指导临床治病时行之有效,甚至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疗效,这就足以证明它反映客观真理的科学理论。

从狭义的自然科学层次讲,中医理论是从人体整体功能角度阐述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治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在指导临床治病时行之有效,而且治疗慢性病的疗效远远超过现代医学的疗效,这就足以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中医所阐述的人体整体功能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有其物质基础。目前虽然还没有完全找到其物质基础所在,但并不能说明中医理论就没有物质基础,只能说明研究方法不到位、不正确,工夫还没下到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地方。笔者研究中医理论近30年,试图阐述中医元精、元气、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概念的物质基础,初步证明了中医理论的科学价值。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已出版,书中详述了元精、元气、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及其多个规律,从而证明中医元气、阴阳学说是超越时代的科学理论。

笔者给中医理论的定位是: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一样,属于自然科学理论范畴。从它对于人体整体系统观的认识上来看,中医理论是超越时代的先进科学理论,因为它远远超过了现代医学对于人体整体水平上生命、疾病和治病规律的认识高度。笔者采用中医方法(包括中药、运气点穴、推拿、导引)治疗各种疾病30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于许多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治性疾病,均可收到显著的疗效,有时甚至是手到病除,充分证明了中医方法治病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分享到:
上一篇:发展中医先淡化玄学   下一篇:中风起病急 要注意哪些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