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医学界对针灸疗法的研究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学者认可针灸的临床疗效。2005年,德国科学家Linde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刊(JAMA)上发表文章称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上经穴与非穴差异不明显。该文章的发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使得“针灸经穴是否的确有效?”“针灸的效果是否来源于安慰剂效应?”等的质疑成为国际针灸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在2007年11月召开的美国针灸学会年会上,“经穴特异性”被一致认为是关系针灸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2006年,国家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设立“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全国1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了为期5年的科学研究。为与国际上开展的针灸研究具有可比性,项目临床研究中再次选取了典型的少阳经脉病症偏头痛作为研究载体之一,来验证经穴与非穴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
偏头痛的针刺临床试验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经穴与非穴对急性期偏头痛患者的镇痛效应。来源于3个临床研究中心的180例急性期偏头痛患者通过中央随机,被分配到经穴组、非穴1组和非穴2组,这两个非穴组一个是国内常用的选取非穴方法,另一个是国外常用的选取方法。试验目的是观察经穴的镇痛效应是否显著优于非穴。每位患者偏头痛急性发作时针灸治疗30分钟,并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后0.5小时和1小时,经穴治疗和非经非穴治疗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针刺治疗后2小时和4小时,经穴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的治疗疗效。针刺治疗24小时后,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的经穴治疗组为40.7%,非经非穴对照1组和2组分别为16.7%和16.3%。该项研究成果客观表明了经穴与非经非穴效应的显著差异,并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头痛协会官方刊物《Headache》上。该研究成果得到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认可,并作为针刺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的高质量证据收录。
试验的第二部分研究针刺经穴与非穴对预防偏头痛发作的影响。该试验纳入的480例偏头痛患者来自于中国3个临床中心,通过中央随机被分为少阳经(本经)特定穴组,少阳经非特定穴组,阳明经特定穴组以及非穴组。每组患者每周针灸治疗5次,共治疗4周。研究结果表明,入组后5~8周虽然经穴组与非穴组的头痛天数并无显著差异,但该时间点上的头痛次数、VAS评分、头痛强度评分等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并且入组13~16周时,所有观察指标均显示经穴组与非穴组差异显著,说明经穴特异性效应比安慰效应(非穴)维持时间更长,越到后期特异性效应越为明显。文章结果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发表后,引起了国外多家媒体如Reuters,Medscape等的关注。Medscape评论:“根据试验证据,针刺可以作为偏头痛的一线治疗措施。”
对于经穴与非穴效应的差异,项目组在7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针刺临床和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消化器官药理学和治疗学》(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和《美国胃肠病杂志》(AJG)上,通过系列研究初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