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Y > 一皮草

一皮草

【出处】《峨嵋药植》

【拼音名】Yì Pí Cǎo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的全草。5~8月连根拔起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不及40厘米。根状茎粗,长而横走,先端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渐尖,褐棕色,有齿,网眼密,中心色较深。叶片线形,长15~40厘米,宽约1厘米,不被毛及鳞片,革质,灰绿色。孢子囊群大,卵圆形,幼时矩圆形,斜列,位于中肋及边缘之间,成熟时密接,幼时有盾形鳞片覆盖。

【生境分布】生于阴处石上或树上。分布云南、四川、陕西、湖北西部及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三萜式皂甙。【性味】性微寒,味微苦。

【功能主治】

①《峨嵋药植》:浸酒服,治跌打损伤。

②《藏医常用药物的研究》:生肌,解热毒。内服治内伤及外伤有脓,外用能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5钱(鲜品O.5~1两);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分享到:
上一篇:一匹草   下一篇:一口红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