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救荒本草》
【拼音名】Yǎn Zǐ Cài
【别名】牙齿草、牙拾草(《滇南本草》),水案板(《分类草药性》),鸭吃草(《种子植物名称》),金梳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板凳、弹木叶、扎水板(《四川中药志》),案板芽、水黄连(《陕西中草药》),檀木叶(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全草。3~4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匐茎;茎细长,近直立,直径约1毫米。浮生叶略带革质,披针形或披针状卵形,长4~13厘米,宽2~3厘米,全缘,先端钝或尖锐,基部近圆形;叶柄长6~11厘米;托叶尖锐,长2~5厘米。穗状花序长2~5厘米,着生于长3.5~8.5厘米的花茎上;花被4片,绿色,镊合状排列;雄蕊4,无柄,花药向外开裂;雌蕊4,无柄,分离,1室。小核果斜倒卵形,长3.5毫米,宽2.5毫米,侧面略扁平,背面半月形,腹面近圆形,具3个龙骨脊,顶端近扁平,不成喙。花期6~7月。
本植物的嫩根(钉耙七)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静水池沼中。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药理作用】水案板是一种有效驱蛔药,曾用小鼠灌胃测定其半数致死量,服药量达12.5克/公斤/日(相当于目前最大量16倍)皆未见死亡,故其毒性很低。
【性味】
苦,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微涩,寒,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止血,消肿,驱蛔。治痢疾,黄疸,淋病,带下。血崩,痔血,蛔虫病,疮疡红肿。
①《滇南本草》:止赤白痢,大肠下血,妇人红崩,漏下恶血。
②《分类草药性》:治火眼,女子白带,经水不调,并治臌胀,痒子。
③《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止血,治痔疮出血。
④《四川中药志》:消气臌胀,疗黄疸,瘰疬,痔疮,并治小儿螬气腹痛。
⑤《陕西中草药》:清热明目,渗湿利水,通淋镇痛。治急性结膜炎,牙痛,黄疸,疮疖痈肿。
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查各等分,砂糖二钱同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黄疸病:眼子菜一两(生),煎水内服。
③治热淋:眼子菜二两(生),煎水去渣,煎甜酒服。
④治肠风下血(内痔出血):眼子菜一两,红椿根皮五钱,槐角五钱。装入猪直肠中炖吃。
⑤治常流鼻血:跟子菜一两,绿壳鸭蛋二个,以眼子菜加水煮汁,汁煮蛋花,一次服用。
⑥治火眼:新鲜眼子菜叶数张,贴于眼皮上,干后即换。(②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疮疖:眼子菜鲜叶适量,搀烂外敷。(《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驱蛔:取水案板全草晒干研粉,6~8岁小儿取15克加开水调成糊状顿服;或以15克药粉加水150毫升,煮沸半小时,连渣顿服。两法共治89例,排虫率为48.3%。药量减少则疗效下降,即使增加治疗天数,疗效亦无明显提高。用药期间,部分小儿诉轻度腹痛,但多数于数小时后自行消失;少数患儿服药后有1~2次稀便,余无其他副作用。
【备注】此外,尚有小叶眼子菜的全草,在四川亦同等人药.植株各部均较上种为小,沉在水中的叶线形,长6厘米;浮在水面的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3厘米,宽4~10毫米。花茎长1厘米;穗状花序长0.5~1厘米;果实长1.5毫米,背面的龙骨脊呈鸡冠状,顶端花柱部分星喙状。花期5~6月。分布东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