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节气。小暑开始,人们将会受到暑湿的影响。中医讲,春夏养阳,而夏季又与心相关,所以小暑节气开始后,应注意固护心阳,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等,容易心阳不舒,会有心烦不安、乏力、喘气憋闷的不适出现。
进入小暑后,人们的汗液分泌越来越多,多喝水是必要的,建议喝温开水或凉开水,一定不要喝生水,或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水,容易引发肠炎等病症的发生。
小暑过后,可以多吃些绿豆芽,不但可以解暑,更可以解暑;饮食尽量清淡,可以多利用绿豆,如喝绿豆水,做绿豆饭、绿豆粥等,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湿、解毒功效。如果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可以多吃一些芬香类的蔬菜,如香菜、黄花菜等,可以增加食欲。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是很有道理的。暑湿当令,木头里面都是潮湿的,尤其是露天的木椅,即便在阳光下,也建议不坐,尤其不能久坐,否则容易使湿邪侵入体内,诱发风湿的发生。
夏季不宜露宿,此时人体汗腺分泌旺盛,毛孔处在开放的状态,机体的抵抗能力较弱,而夜间气温低,寒邪、湿邪容易侵入体内,从而导致感冒、腹泻等病症的发生。这个时候应该少用空调,多通风,否则容易引发空调病。
此时的运动应“少动多静”,尤其不宜进行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否则容易发生中暑;虽然气温较高,但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建议多做头部运动,如用十指轻挠头皮,双手干洗脸等,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助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