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廉臣(1861~1919),名炳元,号印岩。浙江绍兴人。家世业医。其祖父何秀山为绍派伤寒名家。从小家庭熏染有素。又跟随名医樊开周临证三年。行医之后深感学识不足,乃决计出游访道,集思广益,每遇江浙一带名医,辄相讨论。庚子之后,西洋医学在我国传播日广,何氏广购泰西医学著作译本,悉心研习,饱沃新知。寓居苏州一年,然后迁至上海。与上海名医周雪樵、蔡小香、丁福保等交往甚密,积极参与我国早期中医团体的组建。20世纪初,周雷樵创办《医学报》,并发起组织中国医学会,柯氏担任医学会副会长。留沪三载之后返归故里。又组织绍兴医学会,担任会长。1908年,与绍兴医界同仁一起创办《绍兴医药学报》。1915年之后担任神州医药会绍兴分会评议长。其时,北洋政府排斥中医于正规教育系列之外,全国中医界奋起抗争,并组织“医药救亡请愿”,何氏与绍兴医界同仁一起全力支持。
一生行医数十年,以善治时病著称,并精于内、儿、妇诸科。临证医学承继绍派伤寒学术思想,推崇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并在其祖父何秀山校注俞氏著作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切身体验加以发挥,于1916年完成《勘校通俗伤寒论》。初刊之后复经后世学者整理出版。大行于世。何氏又参订有关名著,出版《重订感症宝笺》、《重钉广温热论》、《增订伤寒广要》等。他对绍派伤寒学术发展贡献尤多。
主要著述尚有《湿温时疫治疗法》等。晚年编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风行海内。
1929年,南京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废止中医药案”。这一举措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强烈愤慨。中医界在上海召开全国中医药代表大会,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赴南京请愿。何廉臣因年迈体弱、重病缠身,本人未能亲自参加请愿活动。于是令其子幼廉代行,随裘吉生、曹炳章等北上抗议。1929年秋病逝。何氏一生著述甚多。先后编辑出版《医药丛书》、《国医百家》等以整理中医学术。此外,还校订刊刻古医书110种,名曰《绍兴医药丛书》。著有《重订广温热论》、《感症宝筏》、《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通俗伤寒论》、《新医宗必读》、《新方歌诀》、《实验药物学》、《新纂儿科诊断学》、《肺痨汇编》、《勘病要诀》、《廉臣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
何廉臣是清末民初一代名医,学识渊博。他倡导整理医籍以保存国粹,主张通过整理文献来保存祖国医学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中医。通过对中西两种医学的比较,他认为西医学未必全可取,而中医学未必尽可弃。主张以崇实黜华为原则,吸收新知。他治学严谨,对《内经》、《伤寒》以及明清各家学说均有较深造诣。早年曾到叶香岩温病学说盛行的苏州实地考察,经过多年的临证实践,感到叶氏学说亦有不妥之处,于是主张以六经辨治热病,商榷卫气营血学说。同时,何氏又是绍派伤寒的继承人,因此对于热病的辨证论治,他往往能熔伤寒、温病于一炉,而于寒温辨治两法的融合运用有着独到经验。这些充分体现出他的治学风格,即重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进而推动热病学术的发展。
何廉臣以善治热病著称。在外感热病的辨治方面,指出:“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将六经与三焦联系起来作为热病知常达变的诀窍。在诊治温热病方面,何氏悉遵叶天士、薛生白等的治医心得,于温热、暑热、疫疠之病,辨析明白;立法处方,随证变通,处处显示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何廉臣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临床家和杰出的医学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誉满杏林、德高望重的医事活动家。他一生精勤于医学事业且医德高尚,其学术造诣之精深,为国为民之赤诚博得了海内诸多名家的赞赏和钦佩。他一生为振兴中医、捍卫中医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