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Shé Fù Zǐ
【别名】石猴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土经丸(《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叶对(《浙扛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藤、拦山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雷胆子(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的根。
【原形态】
三叶崖爬藤,又名:有角乌蔹莓、三叶青、石老鼠。
攀援藤本。根粗壮,呈纺锤形或团块状,常数枚相连。茎细弱,下部节上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3枚,狭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中央1枚较大,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短尖,基部渐狭,边缘有刺状疏齿,两侧小叶较小,不对称,长2~4厘米,宽1.3~2厘米;小叶柄长3~5毫米,总叶柄长2~4厘米;卷须与叶对生,具吸盘。花杂性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瓣4,开张,花盘与子房基部合生;雌蕊1,柱头4深裂。小浆果,球形。种子卵状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湖北、江西、福建及西南各地。
【性状】根纺锤状或块状,常数枚相连续,每枚长2~3厘米,径7~13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及须根。质硬,断面粉棕色,中央有木质心。
【性味】
苦辛,凉。
①《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微苦,性平,无毒。
②《江西草药》: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痈疔疮疖,跌打损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取浆冲服,治小儿腹痛,退热。治跌打损伤,妇人经水不调,敷一切无名肿毒。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活血散瘀,壮筋骨。治跌打损伤,风湿腰痛,疖肿,湿疹。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凉解毒,祛风化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小儿高热惊厥:石老鼠根一钱,钩藤二钱,七叶一枝花根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小儿风热,惊风和疝气痛:三叶青块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肺炎:石老鼠根,瓜子金、枸骨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④治肝炎:石老鼠根五钱,虎刺根、茜草根各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⑤治银环蛇咬伤:石猴子全草或块根,加冷水捣烂成浆,内服五钱,外涂擦伤处,此为主药。再用叶上针煎水,冷却后外洗,并内服适量,服药后只能饮冷水,不能饮热水。(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蛇咬:㈠银环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二至三个捣烂,剪去头发,敷头顶囟门处(百会穴)。㈡五步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五钱至一两,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痈疖疔毒,蜂窝织炎,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等症:鲜雷胆子和水或酒磨成粘糊,涂擦患处,或以纱布蘸药液湿敷,日三至四次。凡属口腔、阴囊等薄嫩皮肤处以水磨较好。(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哮喘:石老鼠根、贝母、桔梗各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⑨治跌打损伤:石老鼠根一两,研末,黄酒送服。
⑩治外伤出血:石老鼠根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包扎。(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病毒性脑膜炎
取干燥块根,成人5钱,儿童3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104例,服药3剂后86.5%的病人症状体征即行消失,服4剂后全部治愈。但停药后每易复发,故治愈后须连续再服几帖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此外,本品也可应用于其他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黄疸型肝炎等。
②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肠炎、胆道感染及眼睑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
取三叶青块根加工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每1毫升含生药2克。每次2~4毫升[FS:PAGE]肌肉注射,每天2~4次。共治84例,除胆道感染曾合并应用清热利胆中草药外,其余均以三叶青为主,部分曾加用对症治疗,结果治愈52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