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Mǐ Bǎi Hé
【别名】土贝母、土知母、米合贝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米贝母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itillaria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米贝母 草本,高约10-33cm。鳞茎直径1-2cm,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粒状小鳞片组成。叶基生,1-2枚,具长10-24cm的叶柄;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4-8cm,宽1.5-2.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渐狭,三出脉。茎上无叶。单花顶生,具3-4枚苞片,苞片被针形,花被宽钟状;花被片6,长圆状被针形,黄色,具紫色方格斑纹,内面散生圆形黄色小腺体,基部的上方具圆形蜜腺;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柱比子房略长,连同子房近与雄蕊等长;柱头3裂,裂片长约达花柱的2/5。花期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300m的河边草地或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状】
1.性状鉴别:鳞茎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呈莲座状,直径l-2cm。鳞叶片表面呈粉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易断,断面略显粉质。气微,味微苦。
2.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类白色。
2.1.淀粉粒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灯泡形、卵形。不规则广卵形、贝状卵形、类三角形、菱肉形,稍扁,侧面现长椭圆形,有的较小端稍尖,直径6-60μm,长约至72μm;脐点明显,短缝状、人字状、马蹄状、三叉状、点状或十字状,大多位于较小端;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稀少,细小,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少数,脐点2-3个。多脐点单粒稀少,脐点2-4个,半月形或类圆形,位于中央或较大端。
2.2.气孔大多呈类圆形,直径56-72μm,也有扁圆形,直径至80μm,副卫细胞5-6个。此外,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细小连珠状增厚。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8-30μm。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主治痰热咳嗽;咯痰黄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