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纲目拾遗》:《字林》云,蔊、辛菜,南人食之,去冷气。
2.《纲目》:蔊菜,生南地,田园间小草也。冬月布地丛生,长二、三寸,柔梗细叶,二月开细花,黄色,结细角长一、二分,角内有细子。南人连根叶拔而食之,味极辛辣,呼为辣米菜。沙地生者尤伶仃。
【拼音名】Hǎn Cài
【英文名】Indian Rorippa Herb
【别名】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和无瓣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orippa indica(L.)Hiern[Sisymbrium indicum L.]2.Rorippa dubia (Pers.)Hara[R.montana (Wall.)Small]
采收和储藏:5-7月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蔊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较粗壮,高20-50cm,无毛或具疏毛。茎单一或分枝,直立斜升。叶形多变化,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cm,宽1.5-2cm,顶裂片大,边缘具不规则牙齿,侧裂片1-3对,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具短柄或耳状抱茎,边缘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开花时花序轴逐渐向上延伸,花小,多数;萼片4,直立,浅黄色而微带黄绿色,光滑无毛,灾区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mm,先端内凹;花瓣4,鲜黄色,宽匙形或长倒卵形,长2.5-4mm,全缘,基部具有短而细的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mm,短雄蕊长约2.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2.5-3mm,花柱短粗,柱头略膨大,顶部扁平。长角果线状圆柱形,较短而粗壮,长1-2cm,直立或稍弯曲,成熟时果瓣隆起。种子每室2行,多数,淡褐色,宽椭圆形,近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长0.5-0.7mm,表面有凹陷的大网纹。花期4-5月(8-9月偶有开花),花后果实渐次成熟。
2.无瓣蔊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植株光滑无毛,较柔弱。茎直立或呈铺散状分枝。叶抽薄;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柄长3-5cm,两侧具窄翼;叶片常为大头羽状分裂,长柄,叶柄长3-5cm,顶裂片大,宽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具大小不整齐钝锯齿,侧裂片1-3对,宽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由上至下渐小;茎上部宽披针形或长卵形,长3-6cm,宽1.5-2.5cm,边缘具不整齐锯齿或近全缘,基部具短柄或无柄。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开花后,花序渐延长;花无瓣或偶有退化的花瓣;萼片4,淡黄绿色,披针形,先端微带紫色并内凹,长2.5-3mm,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mm,短雄蕊长约2.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不明显,柱头盘状。长角果细圆柱形,细长而直,长1.5-3cm;果瓣近扁平,光滑或稀有柔毛。种子每室1行,淡褐色,细小,多数,宽椭圆形、长方形或方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表面有小疣点及细网纹。花期4-9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3700m间的山坡路旁、山谷、河边潮湿地、园圃、田野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显微鉴定:1.印度蔊菜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扁平长方形;角质层外缘细波状。皮层由5-12列大小不一的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外方纤维单个散在或1-2列节向排列;木质部导管束由纤维切向连接成环。髓部宽广,同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
2.叶表面观:表皮细胞长多角形、类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微现连珠状增厚;下表皮气孔较多,不等式或不定式,可见2-3个气孔聚集,具共同的副卫细胞。本品以色绿、带花果者为佳。
【化学成份】
1.蔊菜,全草含蔊菜素(rorifone),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微量生物碱。
2.无瓣蔊菜,全草含蔊菜素、蔊菜酰胺(rorifamide)。
[FS:PAGE] 【药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小鼠口服蔊菜素60mg/kg没有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家兔口服有祛痰作用(酚红法)。抗菌作用用平板双倍稀释法最终浓度为每ml5mg时,对4株肺炎球菌及4株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有祛痰作用。用平板稀释,5mg/ml浓度对肺炎球菌及流感均有抑制作用。
2.毒性: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402.3mg/kg;给兔60mg/kg灌胃,共10天,心电图检查或外观观察,均未见毒性反应。
3.降压作用:印度蔊草根水提物有降压作用:动物血管灌流试验1:100000可使血管扩张,而1:10000则使血管收缩。
【毒性】毒性家兔每天灌胃60mg/kg,共10天,心电图及外观检查均未见毒性反应。
【鉴别】薄层层析:取本品10g,加水100ml,煮沸1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加无水乙醇2ml溶解后滤过,滤液于蒸发皿中蒸干,加少许氯仿溶解后供点样,以蔊菜素氯仿溶液为对照,在硅胶G板上,分别点样品液及对照品溶液适量,以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后晾干,置碘蒸气中或喷碘化铋钾试剂,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有相同的红棕色斑点。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主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或捣绞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风寒感冒:蔊菜一至二两,葱白三至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②治热咳:野油菜一两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③治头目眩晕:野油菜(嫩的)切碎调鸡蛋,用油炒食。(《贵阳民间药草》)④治胃院痛:干蔊菜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⑤治关节风湿痛:鲜蔊菜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⑥治干血痨:每天用蔊菜一两,酌加红糖。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⑦治麻疹不透:鲜蔊菜全草,一至二岁每次一两,二岁以上每次二两。捣汁,调食盐少许,开水冲服。⑧治鼻窦炎:鲜蔊菜适量。和雄黄少许捣烂,塞鼻腔内。⑨治蛇头疔:鲜蔊菜和三黄末(中成药)捣烂外敷,或调鸭蛋清外敷。(⑦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⑩治疔疮,痈肿:野油菜,捣烂敷患处。(11)治漆疮:鲜野油菜,捣汁外搽。(12)治蛇伤:野油菜一两五钱,小火草一两。煎水服;外用偷油婆(蟑螂)、小火草、雄黄、野油菜捣烂敷患处。(⑩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13)治跌打肿痛:鲜蔊菜二至四两。热酒冲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去冷气,腹内久寒,饮食不消,令人能食。
2.《纲目》:利胸膈,豁冷痰,心腹痛。
3.《分类草药性》:治刀砍斧伤,烂疮,生肌,嚼涂。
4.《岭南采药录》:和生鱼煎汤服之,能去骨中之热。
5.《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腹水,淋疾;外用治汤火伤。
6.《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治疔毒;内服通气血。治妇女乳病,并治咳嗽,黄疸。
7.《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治漆疮,疔疮,痈肿。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失音;肺热咳嗽,咳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水肿。
9.《福建中草药》:疏风透表,理气和胃。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用从蔊菜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蔊菜素(Rorifone)内服,每日200-300mg,10天治疗100例,20天治疗98例。前者有效率为80%,临床控制率为4%,显效率为21%;后者有效率为90%,临床控制率为 8%,显效率为41%。实践表明本品祛痰作用明显,其次是止咳、平喘,较蔊菜水煎剂(3两/日)疗效为高,副作用也明显降低。治程中可有口干、胃部不适、头晕等反应,但均轻微短暂,不影响服药。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