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G > 葛仙米

葛仙米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Gě Xiān Mǐ

【别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夏、秋雨后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为多数球形的单细胞串连而成,外被透明的胶质物,集成片状,与木耳相似;湿润时开展,呈蓝绿色,干燥时卷缩,呈灰褐色。

【生境分布】雨后林间湿地上发生极多。分布我国西南及西北各地。

【性味】

甘淡,寒。

①《纲目拾遗》:性寒,味甘爽。

②《陕西中草药》: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

①《药性考》:清神解热,痰火能疗。

②《纲目拾遗》:解热,清膈,利肠胃。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汤火伤,夜盲症。

④江西《草药手册》:治目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两。外用:研粉调敷。

【附方】

①治夜盲症:地软二两,当菜常食。(《陕西中草药》)

②治汤火伤:地软五钱。焙干研粉,菜油调敷患处,或加白糖三钱,香油调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分享到:
上一篇:葛仙米   下一篇:葛仙米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