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壮医学诊断之目诊

壮医学诊断之目诊

壮医目诊属壮医望诊的内容之一。壮医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诊法。它通过观察人的眼晴上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及其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判断人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为诊断、治疗与预防疾病提供依据。重视目诊是壮医的重要诊断特色之一。

壮族称眼睛为“勒答”。壮医对“勒答”极为重视,认为“勒答”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人地三气精华之所系,人体脏胆之精皆上注于目,所以“勒答”能包含一切,洞察一切,也能反映百病。“勒答”长在“巧坞”上,直接受“巧坞”指挥,因此,壮医在疾病的诊断上,把目诊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目诊可以确诊疾病,推_预后,判断死亡。凡人体内部脏腑、“据”(气)、“勒”(血)、谷道、气道、水道、龙路、火路、“巧均”功能状况如何等,都可以通过目诊而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

老一代壮医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病者“勒答”神采、色泽、灵敏度、是否干涩、视力及脉络走向、颜色、分布等来诊断疾病,以后历代有所总结、发展和提髙,并受兽医相牛马之目以诊畜病的启发,形成了现代比较规范的一套壮医目诊法。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壮医目诊专家黄老五副主任医师,在继承前辈目诊经验的基础上,经多年临床实践,并借助现代放大镜技术,把壮医目诊水平提髙了一步。在数倍放大镜下,他再以通过观察“勒答”色泽、形态、脉络的细徽变化来诊断疾病。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不同的病变部位,都可在白睛(巩族)上找到特定的讯号反映区;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疾病,在反应区上亦可有不同的变异信号。黄老五副主任医师把他自诊的规律总结为:着色深浅判新久,弯曲频率别轻重,脉络混法有湿毒,脉络散乱为风毒,脉络近睡属于火,脉络靠边属于寒,黑斑属淤蓝为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区卫生厅已将壮医目诊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之一,以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壮医目诊的原理并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这些项目正在实施之中。现将壮医目诊法简介如下。

1.病者体位及检查方法

病者取坐位、卧位或站位均可,只要方便检査就行。先嘱病者双目往前平视,并缓缓地左右显盼转动目睛以方便观察。医者左手持放大镜(无放大镜者不用亦可、右手持手电简照射病者"勒答”(眼睛),以看得清楚为度。第二步是以食指和姆指分开患者的上下跟皮,嘱患者将视线集中于其自己脚尖,以充分暴露白睛(巩族)区域。检查时,要注意白睛上各脏器相对应的反映区内有无颜色、血脉异常,脉络的弯曲度、分布、走向及色泽等。

2.白睛讯号主病

壮医目诊主要通过观察“勒答”白睛上血络(龙路、火路网络上的彻小分支)颜色的深浅、弯曲频度、有无混浊、有无散乱、有无斑点及其他异常讯号,病理改变所在的反映区等来诊断疾病。

(1)颜色深浅白睛上脉络颜色过深,呈深红色或绛红色,表示该反映区对应的脏器有宿疾;若颜色较浅,呈鲜红色或粉红色,表示该反映区对应的脏器新病不久,或病较轻。

(2)脉络弯曲度一般而言,脉络弯曲多,弯度大者为急病、重病;脉络弯曲少、弯度小者为轻病、慢性病或久病。

(3)分布情况“勒答”上龙路脉络边界浸润混浊,模糊不清者,表示体内有湿毒为患。若脉络多而散乱,分布毫无规则,为风毒作崇。若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为火毒热毒作怪。脉络分散,远离瞳仁,为寒湿之毒或风寒之毒。若于白晴上见有黑斑、黑点,为体内有淤毒,常见于龙路、火路不通病症,如半边热等;若见蓝点、黑点、蓝斑,为谷道虫毒内积。据初步的临床验证,壮医目诊法对诊断某些谷道“咪胴”病变,瘫积(癌症),准确率较高。

壮医目诊法简便实用,能早期预测疾病,尤其是对某些瘫积(热症)据报道,常常还可测知肿块的个数、扩散范围,甚至肿块的物理形象。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门诊的一些病例来看,部分运用壮医目诊法发现痛症阳性讯号的患者,后经CT扫描,组织切片,大都得到了证实。壮医目诊具有较髙的应用推广价值,目前尚在发掘整理研究之中。

分享到:
上一篇:壮医诊断之望诊   下一篇:壮医学诊断之舌诊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