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陶弘景
【拼音名】Luó Lè
【别名】兰香(《齐民要术》),香菜(《嘉祐本草》),翳子草(《纲目》),千层塔、九层塔、香花子(《岭南采药录》),家佩兰(《中国药植志》),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广西中药志》),野金砂(《中国药植图鉴》),鱼香、薄荷树(《广东中药》Ⅱ),省头草(《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全草。9月采收,除去泥沙,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全体芳香,高20~70厘米。茎四方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通常紫绿色,被柔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下面有脓点;叶柄长0.7~2厘米。轮伞花序顶生,呈间断的总状排列,每轮生花6朵,或更多;花轴长而被有密柔毛;苞片卵形而小,边缘具毛;花萼管状,先端5裂,上面1片特大,近于圆形,其余4片较小,呈锐三角形;花冠2唇形,白色或淡红色,长约9毫米,上唇的4裂片几相等,裂片近圆形,边缘浅啮蚀状。下唇1片椭圆形,全缘;雄蕊4,2强,均伸出于花冠外,花药2室,靠合;子房4裂,花柱完全着生于子房底部,柱头2裂。小坚果4粒,卵形至矩圆形,长约2毫米,暗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为带有果穗的茎枝,叶片多己脱落。茎方形,表面紫色或黄紫色,有柔毛;折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花已雕谢,宿萼黄棕色,膜质,具5裂,内藏棕褐色小坚果。气芳香,有清凉感。以干燥、茎细、无泥沙杂草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0.02~O.04%,主要成分为罗勒烯、α-蒎烯、1,8-枝叶素、芳樟醇、牻牛儿醇、柠檬烯,蒈烯-3、甲基胡椒酚、丁香油酚、丁香油酚甲醚、茴香醚、桂皮酸甲酯、己烯-8-醇-1、辛酮-3及糠醛等。
【炮制】拣去杂质,稍润后切段,晒干。
【性味】
辛,温。
①《千金·食治》:味苦辛涩,温平,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辛,温,微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
①《千金·食治》:消停水,散毒气。
②《嘉祐本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用甚良。又动风,发脚气,患啘,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
③《岭南采药录》:治毒蛇伤,又可作跌打伤敷药。
④《现代实用中药》:为产科良药,能使分娩前后血行良好,并治胃痉挛,肾脏病。
⑤《中国药植志》:有消暑解热效用。
⑥《南京民间药草》:叶与丹参煎水服,可通经活血。
⑦《广西中药志》:疏表,散风热。治外感头痛,发热咳嗽,皮肤斑疹瘙痒。
⑧《中国药植图鉴》:揉汁可治眼睛胬肉。
⑨《广东中药》Ⅱ:止痛消肿。治风毒疮,风湿肿。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默或煎汤洗。
【注意】
气虚血燥者慎服。
①《千金·食治》:不可久食,涩荣卫诸气。
②《嘉祐本草》:不可过,多食壅关节,涩荣卫,令血脉不行。
【附方】
①治咳噫:生姜四两(捣烂),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裹作烧讲,煨熟,空心吃。(《外台》)
②治疳气鼻下赤烂:兰香叶(烧灰)二钱,铜青五分,轻粉二字。上为细末令匀,看疮大小干贴之。(《小[FS:PAGE]儿药证直诀》兰香散)
③治毒蛇伤:千层塔、毛麝香、血见愁、七星剑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纲目》:按罗天益云,兰香味辛气温,能和血润燥。而掌禹锡言多食涩营卫,血脉不行,何耶?又东垣李氏治牙疼口臭,神功丸中用兰香,云无则以藿香代之,此但取其去恶气而已。故《饮膳正要》云,与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气,皆此意也。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