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Lǜ Yán
【别名】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
【原形态】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纤维状、粒状、肾状、致密状之集合体。颜色有美绿色、翠绿色或黑绿色。条痕为苹果绿色。光泽金刚石状或玻璃状。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依轴面而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3~3.5。比重3.75~3.77。性脆。以火烧之,火焰现天蓝色,置闭口管中加热则生水。酸类能溶解之成绿色溶液。产于铜矿氧化带中。
【化学成份】主成分为2Cu2(OH)3C1。理论上含铜59.5%,氯16.6%,水12.7%。
【性味】
①《唐本草》:味咸苦辛,平,无毒。
②《海药本草》:味咸涩。
【功能主治】
治眼目生翳,亦涩昏暗,泪多眵多。
①《唐本草》:主目赤、泪,肤翳眵暗。
②《海药本草》:主明目消翳,点眼;及小儿无辜疳气。
【用法用量】外用:研细点眼。
【注意】不宜内服。
【附方】
①治目昏暗赤涩泪多出:盐绿一分,蕤仁一两(汤浸,去赤皮)。上药一处热研,入好酥一分,更研令匀。每夜卧时,取麻子大点之。(《圣惠方》)
②治齿漏疳,虫蚀齿疼痛,出脓水不绝:盐绿、麝香(细研)、黄连(去须)各一分,石胆一钱。上药同于乳钵内细研为散。每用一字,掺于湿纸片上贴之,日二、三度。忽患口疮者,绵裹半钱,含。(《圣惠方》盐绿散)
【摘录】《*辞典》